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中,ELQY、PLQY和 EQE 是三個核心的量子效率參數,分別對應不同的物理過程和器件性能。以下從定義、物理意義、測量條件及應用場景等方面詳細說明三者的區(qū)別:
一、核心定義與物理意義
1. PLQY(PhotoluminescenceQuantum Yield,光致發(fā)光量子產率)
定義:當材料或器件被光激發(fā)時,發(fā)射的光子數與吸收的光子數之比
物理意義:反映材料 / 器件在光激發(fā)下的輻射復合效率。PLQY 越高,說明光激發(fā)產生的電子 - 空穴對中,通過輻射復合(發(fā)光)的比例越高,非輻射復合(如缺陷捕獲、俄歇復合等)的比例越低。
關鍵說明:
計算的是 “吸收的光子" 而非 “入射的光子"(需扣除反射、透射損失的光子);
僅與光激發(fā)后的復合過程相關,不涉及電荷的收集。
PL原理示意圖
2. ELQY(ElectroluminescenceQuantum Yield,電致發(fā)光量子產率)
定義:當器件被電注入(施加電壓)時,發(fā)射的光子數與注入的電子-空穴對數量之比
物理意義:反映器件在電激發(fā)下的電能 - 光能轉換效率。ELQY 越高,說明電注入的載流子中,通過輻射復合發(fā)光的比例越高,能量損失(如非輻射復合、電阻損耗)越少。
關鍵說明:
激發(fā)方式是 “電注入"(而非光),本質是 LED(發(fā)光二極管)的核心效率參數;
與太陽能電池的 “光伏過程" 是互逆的(太陽能電池是光→電,EL 是電→光),因此可用于評估器件的 “對稱性"(即光伏性能與發(fā)光性能的匹配度)。
EL原理示意圖
3. EQE(ExternalQuantum Efficiency,外量子效率)
定義:對于太陽能電池,在特定波長下,被收集的光生載流子數與入射到器件表面的光子數之比
物理意義:反映太陽能電池對特定波長光的光電轉換效率,直接關聯電池的能量輸出能力。EQE 越高,說明該波長的光被有效吸收后,產生的載流子被電極收集的比例越高。
關鍵說明:
計算的是 “入射光子"(需包含反射、透射損失的光子,與 PLQY 的 “吸收光子" 不同);
與光吸收、電荷分離、傳輸及收集全過程相關,是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性能參數。
EQE測試示意圖
二、關鍵區(qū)別對比
參數 | 激發(fā)方式 | 核心過程 | 分子分母含義 | 主要應用場景 |
PLQY | 光激發(fā)(如激光、LED) | 光→載流子→輻射復合(發(fā)光) | 分子:發(fā)射光子數;分母:吸收光子數 | 評估材料 / 器件的本征光學質量(如缺陷密度、非輻射復合強度),指導材料合成優(yōu)化。 |
ELQY | 電注入(施加電壓) | 電→載流子→輻射復合(發(fā)光) | 分子:發(fā)射光子數;分母:注入的電子 - 空穴對 | 評估器件的電致發(fā)光性能,反映光伏 - 發(fā)光對稱性(如鈣鈦礦電池的潛在效率上限)。 |
EQE | 光激發(fā)(單色光) | 光→載流子→電荷收集(電能) | 分子:收集的載流子數;分母:入射光子數 | 表征太陽能電池對不同波長光的利用效率,指導器件結構優(yōu)化(如光吸收層厚度、電極設計)。 |
三、關聯與意義:三者雖過程不同,但存在內在聯系:
PLQY 與 EQE:PLQY 高的材料通常非輻射復合少,有利于提高 EQE(載流子更易被收集而非損失);
ELQY 與 EQE:根據詳細平衡原理,太陽能電池的**效率與 ELQY 存在定量關系(ELQY 上限對應光伏效率上限),因此 ELQY 可用于預測電池的理論性能。
綜上,PLQY 和 ELQY 聚焦 “發(fā)光效率"(分別對應光激發(fā)和電激發(fā)),而 EQE 聚焦 “光電轉換效率"(光→電),三者從不同角度反映鈣鈦礦材料及器件的光學、電學質量。
推薦產品:
? 高光譜匹配太陽光模擬器
? 雙燈太陽光模擬器(光譜不匹配優(yōu)于±5%)